
Lo, Tsann-Ching
Expertise :
Intercultural business management, Intercultural negotiation training, International trade, German image in Taiwan
Education | |
---|---|
Experience | |
Curriculum |
INTERCULTURAL MANAGEMENT |
Ext. | |
Research Room | |
dantclo@ms24.hinet.net | |
Website | http://www.de.fju.edu.tw/teacherDetail.jsp?TEA_CODE= |
Academic Publish / Research | 飲食文化與國際企業,2012年6月,台北,輔大出版社,ISBN: 9789866221538。 Kulinarische Kultur und Interkulturelle Wirtschaftskommunikation,"Gastlichkeit : Rahmenthema der Kulinaristik”, Alois Wierlacher 主編, LIT, Berlin, 2012, P. 461-473。 葡萄酒文化與跨文化溝通-以台灣與歐盟為例,”歐洲聯盟柔性權力之運用”, 卓忠宏主編, 時英, 台北市, 2010, P. 133-152。 Aus Fehlern wird gelernt? Misslungene Fusion als Ausgangspunkt zu mehr Beachtung von interkulturellem Training in Taiwan (從跨國併購談跨文化訓練在台灣的重要性)。本文收錄於專書 "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203-215。 Fusion der BenQ und Siemens-Mobiltelefonsparte: Vom Deal zum Desaster. Eine interkulturelle Betrachtung (明基併購西門子失敗啟示錄:跨文化觀點)。本文收錄於專書 "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181-202。 Die Bedeutung kulinarischer Kultur fuer internationale Unternehmen (飲食文化對國際企業之意義)。本文收錄於專書 "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93-126。 Interkulturelles Marketing aus kulinarischem Blickwinkel (飲食文化與跨文化行銷)。本文收錄於專書 "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127-143。 Interkulturelles Management in Bezug auf Ess- und Trinkkultur (飲食文化與跨文化管理) 。本文收錄於專書 "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144-164。 Interkulturelles Personalwesen: Auslandsentsendungen und kulinarische Kultur (飲食文化與外派人員)。本文收錄於專書 "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165-178。 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 –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,2008年10月,增訂版,台北,輔大出版社,ISBN: 9789866922473。 論跨文化研究對外語院系發展所具之綜合功效 (Intercultural Studies – a Synergetic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) 輔仁外語學報,第5期,2008,7,P. 33-62。 外語學院學生跨領域學習之問題與改善建議 (Probleme und Verbesserungsvorschlaege zum interdisziplinaeren Lerenen einer Fremdsprache),台德學刊,第十二期,2007,6,P. 44-67。 Einsatz von Werbung zum Erwerb interkultureller Kompetenz im kulturbezogenen Unterricht (廣告分析與跨文化能力之學習),東吳外語學報,第24期,東吳大學,2007,台北,P. 101-128。 Eine empirische Untersuchung des Jugendaustausches als Praxis interkulturellen Lernens (姐妹校交流做為青少年跨文化學習之實務研究),淡江外語論叢,第8期,2006,12,淡江大學,台北,P. 213-244。 Das Deutschlandbild taiwanesischer Germanistikstudenten vor und nach ihrem Aufenthalt in Deutschland (台灣德文系學生的德國觀- 赴德研修前後之比較), 輔仁學誌,第40期,2006,12,輔仁大學,台北,P. 143-170。本文亦收錄於專書"Interkulturelle Kommunikation- Neue Forschungsperspektiven (跨文化研究新視野)”,P. 46-84。 商用德文教科書中之跨文化素材研究,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外語學報第五期,2006,6,高雄,P. 155-169。 "Wie kann man Geschaefte in Deutschland erfolgreich abwickeln?" (如何在德國商場獲致成功? 德經處英譯),In: Doing business in Germany,2006,German Trade Office Taipei (德國經濟辦事處),台北,P. 10-11。 "Wie verhandelt man erfolgreich mit deutschen Geschaeftspartnern?" (如何與德國人談判? 德經處英譯),In: Doing business in Germany,2006,German Trade Office Taipei (德國經濟辦事處),台北,P. 11-12。 "台德經貿交流中的文化因素" 當前歐洲語言與文化的發展及台灣之挑戰,國立政治大學外文中心 / 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程,2006年 5月13日,台北, P. 31-34。 從文化角度看德東投資環境 (Cultural aspects of direct investment into Eastern Germany),高科大應用外語學報第三期,2005年6月,高科大外語學院,高雄,P. 181-194。 台灣商用德文相關課程的昨日、今日、明日—以輔大為例— (Die Entwicklung wirtschaftsbezogener Kurse in Deutschabteilungen in Taiwan – Am Beispiel der Fu Jen Universitaet),台德學刊第八期,2005年6月,台北,P. 77-93。 " Kulturelle Aspekte deutsch-taiwanesischer Wirtschaftskommunikation” (文化層次在中德經貿關係中的角色),In: Kommunikation mit China : Eine chinesische Perspektive,Wenjian Jia / Jinfu Tan (編者),2005,Peter Lang,德國法蘭克福,P. 1-18。 "Die Bedeutung kultureller Selbst- und Fremdbilder in der Wirtschaft - Zum Wandel des Deutschlandbildes in Taiwan 1960-2000 ” (經濟領域中自我及外在形象的角色 - 以德國在臺形象1960-2000年間的演變為例),2005,德國,Verlag Wissenschaft & Praxis,ISBN: 978-3896732545。 ”Nationale Stereotype und Aussenhandel ” (國家刻板印象與對外貿易),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2003年年會 / 國際學術研討會,2003年,10月,輔仁大學。 美伊戰爭外一章,貿易戰同時開打。突破雜誌(Marketing),2003年 5月,台北,P. 36-37。 台商赴大陸該外派還是輪調?管理雜誌,2003年3月,台北,P. 34-37。 "約翰”惹火台灣 只好”走路”。突破雜誌(Marketing),2003年2月,台北,P. 42-43。 德英漢國際貿易字典 (Woerterbuch fuer den Aussenhandel. Deutsch, Englisch, Chinesisch),羅燦慶、謝岱薇等,台北,中央圖書出版社,1999年,3版,ISBN: 9576374340。 Das Internet im Unterricht Wirtschaftsdeutsch” (網路與商業德語課程),Rundbrief Nr.14,中華民國德語文學者暨教師協會會訊,1999年1月,P. 7-8。 學術演講及研討會發表 主題 邀請單位 / 地點 / 時間 新價值高鋒論壇 ~ 葡萄酒的軟實力 東吳大學EMBA服務與成長協會、經濟日報/台北/2013.07.27 "Kennfaktoren des Unterrichts Wirtschaftsdeutsch in Taiwan" 文化大學/台北/2013.05.04 產學合作對外語學習之意義-以輔大為例 輔大外語學院/2012.03.17 跨文化溝通技巧 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/新竹/2012.03.01 如何從外語學習走向創業之路?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/高雄/ 2011.12.01 從文化外交與外交文化談跨文化溝通 東吳大學外交事務研究所/台北/ 2010.12.01 就業能力的培育 – 以輔大「易子而教」 - 產(官)學合作模式為例 教育部全國大學院校人文教育體檢計畫團隊/台南/2010.10.02 跨文化溝通 東吳大學國際合作組/台北/ 2010.08.31 Gastlichkeit und intekrulturelle Wirtschafts- kommunikation aus deutsch-chinesischer Sicht am Beispiel Taiwan (以台灣為例之中德觀點下的待客之道與跨文化經貿溝通) (國科會補助 98-2914-I-030-012-A1) Kulinaristik-Forum Rhein- Neckar/Ludwigshafen, 德國/ 2009.10.01- 2009.10.03 (輔大)外語學院跨文化教學之具體作為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/台北/ 2009.09.11 跨文化團隊成功之道 德商Bosch台灣分公司/台北/ 2009.05.14 飲食與跨文化溝通─以台灣與歐盟為例 淡江歐洲研究所/台北/ 2009.05.08 台灣德文系與對德語區國家貿易 文化德語系/台北/2009.04.30 跨文化研究與外語學院發展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/台北/ 2009.04.21 德文(外文)系學生學習跨文化溝通的10大理由 東吳德文系/台北/2008.11.06 跨文化適應與派外管理實務 奇菱科技公司/台南/2008.10.13 德國,德國,具美德之國? 德商柏朗(B. Braun)公司/台北/ 2008.08.30 「語」多人不怪,「言」多不會失 - 學習第二外語好處多 台北縣立永平中學/台北/ 2008.08.19 歐洲與亞洲的文化差異與國際行銷 - 以德國與台灣的比較為例 (Culture and lifestyle difference between Europe and Asia) 經濟部工業局/台北/2008.06.29 跨文化行銷 (Intercultural Marketing)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/台北/ 2008.03.06 Wine and Etiquette 美商JC Penney Purchasing Corp. Taiwan office/台北/ 2008.01.18 葡萄酒文化與國際禮儀 東吳德文系/台北/2007.12.19 葡萄酒主題與德語學習-有口皆碑或醉言醉語 淡江德文系/台北/ 2007.10.31 弱水三千,只取「一」瓢飲? 既有第一外語, 還須第二外語? 台北縣立永平中學/台北/ 2007.08.23 葡萄酒主題與跨文化及跨領域學習 德語文學暨語言學國際研討 會/文藻外語學院/高雄/ 2007.06.02 如何與德國人談判 高科大/高雄/2007.04.16 德國、葡萄、酒 台北名仕會(Ambassador Club Taipei)/台北/2007. 03.01 德國、葡萄、酒 東吳德文系/台北/2006.12. 20 台德談判風格比較 中德技術合作協會/台北/ 2006.10.27 台灣技職德語新視野 - 跨文化加經貿 文藻德語系/高雄/ 2006.06.13 德國葡萄酒文化 德國經濟辦事處/台北/ 2006.06.11 商用德文教科書中跨文化素材研究 高科大/高雄/ 2006.05.26 台德經貿交流中的文化因素 政治大學外文中心;政大歐洲語文學程/台北/ 2006.05.13 中德貿易實務─如何在德國展場上接單 中國深圳市科技及信息局/ ACE亞廣展覽集團/中國深圳/ 2006.02 跨文化溝通─以台德經貿往來實例 (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llustrated by trade between Taiwan and Germany) 德國經濟辦事處/台北/2006.02 德國葡萄酒文化 夏朵公司/台北/2005.12 台灣廠商與歐盟之進出口貿易實務與現況 ~ 由德國談起 ~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 系/高雄/2005.12 從實務觀點評論學生交流在跨文化學習中角色 淡江大學/台北/2005.11.04 德國在台形象研究 東吳大學德文系/台北/2004.12 國際觀面面觀 永平高中/台北/2004.05 德文系畢業生如何在經貿領域頭角崢嶸 文藻德文系/高雄/2004.05 21世紀台灣德文系學生的挑戰與機會 高科大德語系/高雄/2004.04 Cultural aspects of direct investments into eastern Germany (由文化角度看德東投資 環境) 德東東部工業投資協會 (Industrial & Investment Council)/台北國際會議中 心/2003.01 Kulturen als Markte verstehen (了解文化,即了解市場) 耶拿大學/德國/2003.09 21世紀德(外)語系學生的挑戰與機會 淡江大學德文系/台北/2003.04 專題研究 C. Merkelbach / 羅燦慶:" 中德文化中的食療觀念" (Food as Remedy in the Taiwanese and German Culture)。國科會計畫(NSC 98-2410-H-002-119),2009年7月- 2010年8月。 羅燦慶:"飲食文化與國際企業 "。輔仁大學研發處,2006年7月31日。 施素卿、羅燦慶:"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德語系「教材整備與課程發展」會話課整合手冊(一、二年級上學期) "。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,2005年12月。 羅燦慶:"台灣德文系學生的德國觀 - 赴德研修前後之比較 "。輔仁大學研發處,2005年2月1日 - 2006年1月31日。 學術活動:跨國公司系列演講創始人及共同執行人 2007年12月:中國大陸篇,解讀中國大陸管理文化兼談大學生成功登「陸」秘笈。講者:李榮福,福貞集團董事長、海基會財經法律顧問。地點:輔仁大學。 2006年11月:美國篇,美商公司管理文化 - 以聯合航空為例。講者:吳王小珍,美商聯合航空公司台灣區總經理。地點:輔仁大學。 2005年12月:台灣篇,一個外文系畢業生創造國際品牌的故事 - 法蘭瓷如何揚名國際。講者:陳立恆,法蘭瓷有限公司總裁。地點:輔仁大學。 2005年10月:瑞典篇,從一個愛爾蘭專業經理人角度談如何在台灣經營(易利信)事業。講者:Mr. Sean Gowran,台灣易利信(Sony Ericssion)總經理。地點:輔仁大學。 2004年12月:日本篇,品牌的故事 - Lexus在台灣成功的故事 - 兼談外文系學生如何在企業界出人頭地。講者:張重彥,和泰汽車總經理。地點:輔仁大學。 2003年11月:德國篇,德國管理風格 - 西門子的管理哲學。講者:駱一華,西門子台灣分公司總裁。地點:輔仁大學。 |
Not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