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Jung, Jeng dau
Expertise :
Literature, Literature and Cinema
Education | |
---|---|
Experience | |
Curriculum |
LITERATURE FILMS, THE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, SPECIAL STUDY ON EILEEN CHANG. teacher_1733.jpg |
Ext. | 6147 |
Research Room | D0724 |
gregjung@ms.scu.edu.tw | |
Academic Publish / Research | ■出版著作
2.《佛洛伊德讀張愛玲》萬卷樓 101年8月 ■學位論文
2.《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》台北 東吳中文系博士論文 沈謙教授指導 92年6月 ■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 1.論朱天文小說的電影感 95年度 計畫編號95-2411-H-031-015- 2.佛洛伊德讀張愛玲 97年度 計畫編號97-2410-H-031-053- ■研討會與期刊論文 1.〈周作人與梁實秋閒適散文之比較〉台北《東吳中文研究集刊》第3期 85年5月
3.〈試析張愛玲散文中的女性意識〉台北《東吳中文研究集刊》第5期 87年5月 4.〈張愛玲的散文創作歷程〉台中《明道文藝》第275期 88年2月 5.〈張愛玲散文的對照筆法淺析〉台中《中國文化月刊》第227期 88年2月 6.〈虛構遺跡的遊戲筆墨──評李歐梵《范柳原懺情錄》〉台北《文訊》第165期 88年7月 7.〈自焚,在中國的風火爐:余光中「大品散文」與中國古典詩賦〉台北《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》第17期 89年3月 8.〈願掬銀河三千丈,一洗女兒故態:吳藻《花簾詞》中女性作為「他者」之愁評析〉台中《中國文化月刊》第259期 90年10月(原發表於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第七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,89年6月) 9.〈蔥綠桃紅中的白色鬼影: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白色〉台北《東吳中文研究集刊》第九期 91年9月(原發表於清雲大學第一屆傳統與現代文學史學學術研討會,90年5月) 10.〈論張愛玲小說中的「畫外音」〉台北 東吳中文系91年度常態學術研討會 91年11月 11.〈東吳大學的人文精神標的:論東吳大學雙溪現代文學獎〉台北《文訊》第250期 95年8月(原發表於東吳大學「大學文學獎」研討會 95年5月) 12.〈論張愛玲小說中的並置〉台北《修辭論叢》第7輯 95年10月(原發表於第7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95年5月) 13.〈論張愛玲〈紅玫瑰與白玫瑰〉的夢境象徵〉台北《修辭論叢》第8輯 98年1月(原發表於第8屆中國修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96年11月) 14.〈論朱天文小說的影像構成〉台北 東吳中文系 第150次常態學術研討會 98年3月 15.〈論張愛玲小說對佛洛伊德「伊底帕斯情結」的容受〉台北 東吳人社院 第26屆系際學術研討會 98年3月 16.〈論朱天文小說的電影感〉台北《東吳中文學報》第18期 98年11月(原發表於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第2屆人文化成視野與策略國際學術研討會 98年3月) 17.〈從佛洛伊德學說看張愛玲小說中的自戀〉嘉義 南華大學文學系《文學新鑰》學報 第8期 民國98年12月(原發表於南華大學文學系台灣文學的心靈圖像學術研討會 98年6月) 18.〈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特寫鏡頭:以〈金鎖記〉為例〉龍騰文化《國文新天地》第19期 98年4月 19.〈從佛洛伊德學說看張愛玲小說人物的歇斯底里:以曹七巧、婁太太、聶傳慶為例〉國立台灣文學館 感官素材與人性辯證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99年8月(原發表於成大中文系感官素材與人性辯證國際學術研討會 99年3月) 20.〈白痴似的孩子:論張愛玲〈茉莉香片〉中的聶傳慶〉東吳111校慶中文系教師學術成果發表會 100年3月 21.〈蒙太奇論穆時英〈上海的狐步舞〉〉《漢學研究集刊》第13期 100年12月(原發表於佛光大學戀物書寫第5屆「文學學」學術研討會〈蒙太奇:穆時英〈上海的狐步舞〉的都市迷戀〉,100年6月) 22.〈臨摹夢中的圖案――張愛玲小說的夢式閱讀〉東華中文系《東華中文學報》第4期 100年12月(原發表於佛光、東吳合辦 文學扮妝第三+1屆「文學學」學術研討會 99年6月) 23.〈佛洛伊德戀物論張愛玲〉東吳大學中文系 常態學術研討會 101年3月 |
Note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