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國貿系】張大成特聘教授介紹分享

我是國貿系張大成,1996畢業旋即進入東吳大學服務至今已20餘載,我非常感謝東吳大學提供我相當優良的自由環境,也包括優秀的行政團隊,傑出的研究同仁,頂尖的教學伙伴,與良善的學生。

也容我在此感謝前校長劉兆玄教授、前商學院院長馬君梅教授與邱永和教授,劉校長與兩位院長對研究工作的重視,以及對後輩的提攜,主導多次國科會多年期整合型計畫,讓我能夠專注於研究與教學。這些經驗,也讓我得以結合東吳大學資訊、法律、管理與會計等系教授,分別於2010與2013年執行交通部民航局「國籍航空公司財務監理」系統建置專案。另外,我也要相當感激沈大白教授的照顧,我兩次赴美研究如果沒有沈教授的協助,將會是荊棘重重。

我記得剛取得博士學位時,曾問指導教授,之後有什麼要注意的?他只告訴我:「關起門來,好好做研究」。雖然研究至今還是做的不好,但是這句話一直放在我心裡。

其實我小的時候的夢想,是將來開一家書局,這樣就可以看免費的書,因為小時候在鄉下,我都會偷偷跑到小說出租店,租書在店裡看。沒想到這個夢想,事實上不用開書店也可達成,只要住在圖書館附近,或者是工作環境裡有個圖書館,而我何其有幸,魚與熊掌得兼。我一直覺得我是個平凡的人,也一直在做平凡的事,未來應該還是會持續地做下去。

(張大成特聘教授撰文及照片提供)


【國貿系】顧萱萱特聘教授介紹分享

過去,自己選擇了教職這條路,走著走著,21個年頭從腳邊溜走,無聲無息地,不知不覺地!要說沿途有哪些風景?有些記憶深刻,但有些已模糊,多半重複、平凡,就是日復一日,在正軌上往前進。印象中總是不斷宣導著一學期課程綱要,又開始結算成績;看著學生步入校園,又合拍畢業照;申請科技部計畫,又等著放榜;撰寫研究成果,又等著批判、退稿;雖然時有跌跌撞撞,但,偶然也會嚐到甜美的滋味,牽引我繼續探訪,期待下一站的美好!
就這樣,裝載一些些收穫,刻畫一段段記憶,其實,心理是踏實的、滿足的!因為,教過眾多的學生、持續執行研究計畫,也看到研究成果的發表,發現傻傻地、用心地走著,會留下印記的。今年,在即將半百的年紀,獲得了教學優良獎、績優導師獎,同時也成為特聘教授,對自己來說,確實有點小欣喜!!

回過神來,路還要繼續走,每年會有新學生入學、新課題值得研究,日子依然會行於正軌上,當然,我同樣會堅守教學崗位、陪伴學生成長;同樣會迎接挑戰、面對等待,即使耗費時間爬文,卻屢遭挫折,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!

很久沒有撰寫作文了,筆觸生疏,旅程嘛!感性一點,只想跟大家分享,研究這趟路感覺孤寂,不過,卻是自我對話的好方法,尤其是看著全世界、各領域數不清的論文刊登,更遑論被退稿的數量,知道有很多知音,那就值得了。

如果你問我,這條路美嗎?我會毫不猶豫的說,是!

(顧萱萱特聘教授撰文及照片提供)


【國貿系】温福星特聘教授介紹分享

在東吳剛滿19年,教書滿21年,我是工作到31歲才去念博士班,後來很高興可以把興趣當工作。我喜歡看書、教書、做研究,但不喜歡寫文章投稿。我在東吳最快樂的時光是進東吳的前四年,只念書、教書與考證照,沒寫過一篇期刊文章,但寫了一本書。因為學校六年條款限期升等緣故,開始我的學術論文生涯,分析資料、寫文章與投稿,佔據絕大部分的生活。升上教授後,開始關注在教學上,著手與開始了遠距教學研究,也申請上第一屆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。

回首這19年,東吳的環境算非常不錯,讓我可以在前四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開始學術研究後,我才知道東吳的學術補助是挺不錯的。當然東吳也強調教學,我105學年度開始遠距教學,學校相當的鼓勵,也給予補助與讓我們嘗試各種可能;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學校也幫忙找專家學者預審,此外學校也有許多的教學與研究社群,我都申請過。在在顯示,東吳提供老師一個教學與研究的好環境。

學術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是單打獨鬥,最好的時光都在電腦鍵盤上度過,老師的指標好像只有I而已。還好的是,每年都在送往迎來,在研究之餘,透過教學可以認識新的一批批同學,也讓這些學生豐富我們的生命,我在他們身上體驗到教學相長。

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最好的狀態終究會過去,學術研究之外,應該還有更值得我們去發現與實踐的事。在未來的十年,除了繼續喜歡的看書與教書外,希望可以找到有意義另一個喜歡做的事。

(温福星特聘教授撰文及照片提供,2021/9/1)

 

|Goto Top |